时间:2022/10/2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北京雀斑哪个医院好 http://m.39.net/news/a_9323128.html

文/罗祖文(布依族)

母亲(后排左一)与弟弟罗祖才全家在东田都匀乐园合影

我家多年保留下来的百年土木老屋,冬暖夏凉,年久失修,经过建设部门审批进行拆除重建和翻新,它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模样,但它还是家的根,人不能忘记根本,因为它是见证我艰苦成长、接受父母疼爱、严训和寨邻老少过路联络感情永远挥之不去的地方,当阳光照射时,我仿佛看到了母亲身后的光环,母亲,温暖一个家庭,承载着千般关爱。

母亲莫启翠,家住贵州都匀市绿茵湖邦水村第十三组栗木寨,中等身材,应该说,母亲给寨邻老少和三亲六戚的印象是:起得早,精神好,晚年保持身体健康。这令我想得很多、很远,难以忘记。

不忘初心,孝老爱亲,让母亲感到自豪,是子女们最大的回报。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,人们为母亲送花束、做饭、陪伴、聊天、合影、送糖果、书、卡片、衣服和带男/女朋友回家等,是表达子女对母亲节日的礼物。年5月8日母亲节到来之际,我以“我的母亲——在屋子里的光环”为题,用文学形式抒写自家屋子里的母亲,默默付出和潜移默化的熏陶,讴歌新时代,呼吁大家携手努力,让所有老年人晚年幸福美满,忠心祝福自己母亲和全天下的伟大母亲一样节日快乐!

原老屋门口聚集农闲人们玩牌“过把瘾斗地主”

原老屋背后屋檐下存放的农具

挖掘老屋故事,母亲历经千辛万苦,心甘情愿从点点滴滴做起

老屋不仅限于居家,而且作为家族、邻居以及寨子老少彼此之间联结的重要桥梁。我们寨全部房屋坐向以“以动静定,以阳为向”确定,家家的老屋基以着坐山朝水为原则,住宅也都正好坐向是坐北朝南。即前面是邦水河、大田坝子、大路、铁路(含高铁),后面是连绵不断的山峰,有众多栗木树,栗木寨因此而得名。其中,山的顶部石头似老鹰的嘴巴,人们称“老鹰嘴”,而山脚下井水长年不枯,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,“九股井”的赞美佳话,在当地广为流传,即有大井(寨子中左之间)、掏米井(往老银上出寨子口处)、豪角井(寨子中间上方、新沟坎脚)、枫相井(往垄甲冲、新沟坎上)、杨柳井(往垄甲冲沟坎脚)、马桑井(垄仰寨脚)、高坎子脚井(寨子上方、大井右角)、里头院井(寨子中间、大井左侧)、牛路井(寨子中间、与豪角井相近)。

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,年6月,群众积极自筹经费修建停车场,明显改观村容寨貌,带动年轻人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打造有望得见的山,看得见的水,记得住的乡愁。如:有的引用高山泉水养殖冷水鱼、养殖生态环保鱼,有的创办黑山羊养殖场,有的喂羊、喂鸡、喂鸭、喂狗、喂猪,有的种植葡萄、石榴、桃子、水稻、玉米、大豆、红薯,等等。

我的母亲出生于都匀市绿茵湖街道邦水村把河寨,与栗木寨相近,年轻时候上下寨人们经常来往,前世有缘,父母从相知相识,到步入婚姻的殿堂,我就这样出生并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。父母生儿育女是自然规则,父母爱子是动物的天性,我的母亲一共生了六个儿女,其中,母亲生下的第四胎、第五胎的两个弟弟都不足三个月就生病,不在人世,只留下了我们四个姊妹。我是长子,下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。

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”母亲的一针一线,凝结的是深情;母亲的一言一行,影响的是心灵;母亲的教诲是一种指南,有着响当当的份量。教会如何做人,母亲的爱在我身上表现得十分真切,像是遮雨的伞,像是温馨的小屋,像是一阵阵清凉的风,像是一部家庭难得的好教材。为了我们姊妹健康成长,以至成家立业,母亲起早贪黑,经常半夜山更起熬夜,忙碌着砍猪菜、煮猪菜、蒸馒头等之类活路。没有电的时候,也继续点着煤油灯熬夜是经常的事。

记得幼小的时候,我随母亲挑水、挑草,走到寨子中间或遇上路夹的地方,只要听到或看到对方来人,母亲先找地方等人家过来才过去,这让我明白,不论做事或与人接触,都要应该互相谦让,只要懂得谦让,自己的内心也会感受到快乐,有时候知道吃亏也是福。幼小的时候,也见过,体验吃的是玉米、高粱、红薯、薅菜,菜都是自己种的,很少见肉,吃酸汤的多,体力劳动者,身体都瘦弱。当我看到母亲在劳动,心底里总想多帮母亲做些事,减轻她的负担。那个时期,母亲教会我学到许多劳动技能,到十二三岁时,教会我砍柴、割草、喂牛、喂猪、引火煮东西和补自己的衣服,浸润了生活的点点滴滴。现在,想起小时候的经历,虽然觉得很苦,但是看到母亲的榜样,让我明白生活的坎坷,更加去珍惜今天的生活。

记得成年之后,母亲用更美好、更无私、更真切的感情抚爱,多么温暖!多么甜蜜!影响着我的一生。母亲经常提醒,平日在生活中不要随意“唬人”,要与人为善,懂得团结协作,懂得换位思考,懂得人情事故,懂得“一礼还一达”“吃人三餐还人一席”“要禁戒高傲,不可有傲气,不可无骨气”“何不忍一时退一步,谁的心里也不久平坦了!”实践母亲的教诲,我学会了倾听。

一个人逍遥自在,但不管身居何处,只有走进那栋老房子,才叫回家,它不论屋子空间大小,也不论是高层、小高层还是洋房,只要有自己父母在的土墙青瓦、毛草屋,都是家。因那里有父母的辛劳,自己儿时的欢笑,所有点点滴滴会都会打开你尘封的记忆。

每次回家,母亲总想叫身边伯叔、妯娌来相聚,有时,拿出自已生产的疏菜,煮一锅热气腾腾、黄洋洋的酸菜鱼或酸汤鸡,撒上翠绿的葱花,香味飘很远,让人垂涎欲滴,再加上约邻居老少相聚,喝上大碗米酒或红薯酒,让屋子变得生机勃勃。这一切,都让我知道自己从乳气未干到琅浪书声,从走出校门到踏入社会,走上工作岗位,无处不在凝聚着父老乡亲的殷殷深情,都不能忘记照亮自己人生的亲情。母亲常说:“人生百年是一个过程,想要在生活中潇洒走一回,就必须坚守自己的生活信条,不为他人所动,做好眼前的活路,努力完成每一件事情,苦和累只有自己知道,没有苦和累,哪来的幸福!”

我感谢母亲,让我学会知人知事,从不同的角度去抵御八面来风,做到处变不惊、临危不乱。她的榜样,她的精神,激励我在漫长的生活、工作中,始终保持一种遇事冷静,有责任感、坚强意志、吃苦耐劳的精神。

老屋历史悠久,母亲内心平和自在,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急不缓

任何事物,不管历史多久,总有一张图片能瞬间把记忆带回过去,有想不起的模样,也有忘不掉回忆里的日子。有人说,老房子在,祖业还在,我想起很多辽远的故事,这些故事,犹如一杯浓烈的酒,温暖自己,不仅是酒,还有说不完的话。

据了解,母亲十几岁的时候,她的父亲去世,母亲撑家,受客观条件制约和“农村办学条件一般较差”,只好读完小学,就开始从事家庭劳动。但是,母亲智慧不低,有思想有主见,对自己遇上的问题,想得多,想得周到,做得认真,办得成功。特别对别人在生活中碰到一些沮丧、失落、气馁或者害怕的时刻,她总站在你的身边,为你加油鼓劲!一九六六年五月,“文化大革命”的全面发动,“打倒走资派,横扫一切牛鬼蛇神”等标语开始大量出现,营造了斗争的气氛。因我父亲读过都匀一中、受过速师培训、任过泡木寨小学校长、螺丝壳战备公路修建会计、栗木生产大队食堂会计,运动开始,就被列为知识份子“臭老九”,再加上家庭成份高,是富农,每天听队长安排到山上为集体烧炭,或到生产队砖瓦厂搭砖、打瓦或烧砖、烧瓦等生产劳动,天天都是起早贪黑,还担心有人想害他,无中生有向队长报告回家早,视为偷工减料、资产阶级思想严重,晚上拿父亲去文化室批斗。母亲每次看到被批斗的“罪人”头戴高帽子,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,写了“打倒某某某”,十分忧虑,耐心劝父亲说:“人在屋檐下,不得不低头。”如果人家随便拿你去陪斗,有什么说什么,不要强辞夺理,不要能言善辩,以免遭受最黑暗的打击或不幸,更不要有挨不住想自杀念头,要不怕死,不怕流血,适应时势运动,这样鼓励父亲,一次次坚持活下来,一次次弯腰接受批斗。母亲就是这样,遇到“山重水复疑无路”的时候,内心强大,用坚强柔肩挑起家庭生活的全部重担。

六七十年代“农村人看病不贵但也难”,因中国新兴的医疗设备、新培养的医务人员、卫生部的资金,都倾斜城市,农村医疗不仅条件差,还缺少必要的交通工具。假如你生的不是感冒咳嗽之类的小病,“放下锄头拿起针头”的赤脚医生就无能为力。记得有一次,父亲突患重病,母亲借来人力车,在上面铺着稻草、垫棉和床单,扶父亲躺在上面,盖好被子,母亲在前面拉,我在后面推,在崎岖的道路上,拉着父亲与汽车并驾齐驱,蹒跚而行,不知承受多少痛苦和压力,医院看病(住院)。还记得母亲生下所有的妹妹和弟弟,我都在家里,每次都看到是家族中老太来亲自帮忙接生。如果妹妹弟弟生病和发高烧,母亲就马上叫我去栽有米浆树的菜园围栏(杆)摘叶子来挤水喝,说是退烧药。还记得那时候,我们布依族人思想还很落后,疾病还被认为是与鬼怪有关。如:患腹痛认为是邋遢鬼作崇,呕吐认为是躭丁鬼所为,发高烧认为是火烧鬼使然,头痛、五官痛认为是火烧鬼支使等等。一九六八年,母亲生妹妹罗祖懿出生后的头三个月,每天晚上八九点钟开始到十二点是又哭又发高烧,母亲不堪重负,第二天早晨也是早早起,坚持做好自己想做的事。有一次,母亲听寨子老人劝,白天到乡场上买来一只大鸭子,晚上请本寨高砍子做巫医的五爹老人,来给妹妹罗祖懿“抹米”诊治,对发烧哭闹进行祭鬼化解(舀一碗米,放上一个鸡蛋,用病人衣服包住米,碗外插三柱香,燃钱纸后在病人头上绕三转,然后看米上的线纹和蛋上纹路“缺窝”程度,判断患者犯什么“鬼”,念咒语赶之)。母亲就是在这样的生活中,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,她都亲力亲为,心甘情愿。

母亲常怀宽厚之心,付出爱比得到爱更有福。“父母要对孩子负责任,准备好钱,让孩子不愁衣穿,不愁吃食,能上学堂,能有钱治病,居住安稳,不出现颠沛流离。”“在孩子的成长中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在艰苦年代,父爱母爱,对于幼小孩子来说,缺一不可。”“金钱、待遇、名誉、地位,有得有失,有时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,有时是客观因素制约,有时是自身条件限制”“表面快乐的不一定是真幸福,貌似悲戚的也不一定是真痛苦,坐在豪华餐厅吃美味珍馐的不见得都大富大贵,在幽静角落独自行走的,也不见得心中落寞。追求各不同而已。”“有时不是跟事过不去,而是跟心过不去,都要想开点,想开了就是幸福,想不开就是痛苦,你不坚强,没人会帮你。”“完满的姻缘,是彼此的成全。”“许多言语,不如无声,永远做自己,而不是你以为别人会喜欢的那个人。”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。”“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。”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。”“有时沉默是金”“母亲善良的人,孩子可以获得福报。”母亲经常用古诗和名言,作为一句句心里话,与寨邻老人闲谈,这些全铭记在我心中,让我懂得了做人的准则和努力学习的方向。

老屋勾起的记忆,母亲塑造美好灵魂,守护着家庭的温暖和安宁

家是社会的基本细胞,家是梦想的启航之地,父亲、母亲、孩子组成了一个家庭。我的母亲是家庭的支柱和灵魂。

记得上小学五年级以后,我常看到寨子上学生上学前、放学后以及周未,都要到山上割草、要柴等,做力所能及的劳动。可是我的母亲,大多数都让我在家里煮饭、做菜等他们劳动回来吃,也多让我有时间、有精力看书和写字,所以,在小学、初中,我写出的字,写的文章,常得到老师夸奖。在初中时期,学校版块的“批林批孔”宣传栏、活动海报以及在全校大会表示决心书,班主任唐菊昌老师都安排我来写,我来发言。在少年时期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和学校班科老师认可,家里火塘边(布依语)墙壁上贴满各种花样的奖状,印证了父亲潜移墨化的教育,母亲的真谛和陪伴,我最能感受到。

老屋历史悠久,造就了其独特的文化底蕴。老屋左边当头一间屋是父亲亲自搭的砖,砌成的房屋,珍藏着美好的记忆,同学间的友谊。一九七五年九月,我被推荐到原邦水栗木中学(现绿茵湖甘塘中学)就读,自己的中学生涯也被烙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记,当时各种消费都十分便宜,一斤牛肉五毛钱,一个月房租六元钱,推荐到中学读书每学期学费五元钱。那时读初中基本处于半工半读状态,半天上学,半天做工,即便想学习也没有时间和精力。在“抓革命、促生产”洪流中,学校安排“支农”,我们初一(1)学生到我家的寨,白天参加“栗木寨垄坝冲三八水库”建设,凿石头,挖泥土,晚上进行文艺表演。其中,有五名男同学安排在我的家里住,期间,生产队只解决中餐、晚餐,我母亲免费每天按时为其开“小灶”,早上煮油稀饭给大家吃,让大家吃饱,体强能干活,也让大家能感到最温暖的地方,就是我的家。之后,从这里走出的同学读完初中毕业,通过升学和报名参军,全部走上工作岗位,从事教师、公务员、金融行业,有的承担单位或部门主要领导工作,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。

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,读一本好书,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,开阔视野,丰富阅历,益于人生。我母亲的言行举止历历在目,谆谆教诲言仍在耳。为了使我们姊妹在家庭中能健康成长,母亲经常教诲我们说:“上课要认真听讲,听老师的话,好好学习,才有出息。要学会自强、自立,认真读书,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。”为了满足我购书愿望,丰富课外阅读内容,带动妹妹弟弟常看书,方便找书看,读小学的时候,母亲专门安排我拿着锯子、钉锤、钉子,做了一个两层木书架,有了这个书架,我与罗祖华、罗祖红两位堂兄,每逢星期天步行到27里城区新华书店都匀市支店看书、购书。记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、列宁在十月、鸡毛信、平津战役、地道战、高尔基、高玉宝、刘胡兰、董存瑞、丘少云等书籍达上百本。那时求知欲强,书迷住了我,每次手上接过的书,欣喜若狂,赶紧看了起来,一本本看完,还记得内容,能摆出故事。

“天道酬勤”。一九七八年七月,我初中毕业,考取都匀县中(现都匀市民族中学),接到通知后,母亲带我去外婆家找莫启明舅舅打木箱子。我知道,这箱子除存放衣服外,还承载母亲的关爱和喜悦,让我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。高中阶段,母亲还为我买煤油灯和煤油,预防学校停电,照明看书学习,赶上课程。每个周末,为我筹备下周读书生活费,母亲早早准备面粉做馒头,第二天带我到当地尖坡、银洞坡、荫家山、九条冲、野猪窝、巴猫冲等很远的山坡挖折耳根(鱼星草),到有阳光的山林里摘羊(蜜)桃。每次回到家都是黑尽,第二天早上,我跟母亲一起,挑抬步行到二十七公里的都匀城区卖,确保我有足够的生活费用、学习费用,让我安心学习。

在家庭里,母亲极能任劳任怨,一心想要孩子出人头,对我们姊妹,她未发过脾气,未打骂人,而且对父亲吸点早烟,喝点酒,她认为是消除疲倦,赶场天到乡场上卖玉米、大米、鸡、蛋等得到不多的钱,忘不了到邦水场坝供销社综合商店给父亲买两包香烟、到汤锅摊点买一斤土酒。母亲,就是这样用最好的心情和面容对家人,造就一个幸福温暖的家,拉扯我们健康成长,从不抱怨,从不喊苦喊累,用自己的温柔善良、宽厚仁慈,让我们的童年充满了温暖的底色。

默默无闻的母亲,早已养成了勤劳朴实憨厚的性格,养成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韧性。但她也有女性克俭克勤、操持家务、下厨做饭等劳动技能的特质,也不仅是物质需求,而是有更高层次的追求,把文明作为生活理念、生活方式。每年春节前,除了组织我们姊妹“扫尘”(大扫除)、擦玻璃、换窗纸、洗窗棂、写春联、蒸馒头、购年货之外,就是拽着针线纳鞋底,有时也会停下手中的活,听孩子读书,背诵课文,脸上洋溢着一种神奇的幸福。提起石木结构的房屋窗花,自家的老屋雕塑木窗花有年代,绝对值得一提。它有耕种、纺织、牧羊、养鸡、人物、山水、飞鸟、游鱼、珍禽、猛兽、花朵等,样式繁多,每一幅都栩栩如生,似乎进入人间仙境。有一年,母亲购五颜六色的纸,带领我们姊妹围拢在一起,开展一年一次剪窗花、贴窗花。即为了点缀一下老屋雕塑木窗花,用红纸剪了一个大五角形粘在窗户和各式纸正中间,鲜艳喜庆。晚上,那颗五角星在月光的照射下,透过洁白的窗户纸照射,显得更加清晰,让老屋雕塑木窗花锦上添花。母亲说:“木雕窗花反映人们对美的追求,是生产生活艺术水平的结晶,寓意子孙多福,富贵万代,繁荣昌盛;贴窗花寓意有年味,对美好生活的总结和展望,更是对新生活的憧憬与寄托。”年,原都匀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国驰去寨子上亲戚家吃酒,过自己家门口,被大门两边两扇雕塑木窗花所吸引,走近细细观察,连连说道:“图案雕刻精细,种类繁多,保存完整,不可多见,是值得收藏的艺术品!”

古语有“宁要一个讨饭的娘,也不要一个当官的爹”,是指在二者选一的情况下,宁可选择要身无分文的母亲过日子,而不要当官掌权的爹,可见,面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人,莫过于母亲。往远说,一个优秀的母亲会影响三代人。

老屋蕴藏的气息,母亲总是热心善良,乐于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人

善良如茶,香浓甘冽。宽容如海,辽阔博大。“亲属之间、邻里之间友善和睦、共同分享、守望相助。”是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《贵州省文明家庭评选办法》“平等和谐”评选标准之一。生活中,我的母亲主动“认亲”,结对帮助的淳朴家风,在一次次为他人着想中帮助别人中得到传承,自己也获得快乐!

用情怀传达一份真情与心愿,母亲立足长远,为他人着想。

我家有一块可起长五间房子的自留地在进寨门前,母亲看到罗龙雨二伯自留地在寨子后面,准备材料起房子,主动提出来交换自留地,让其在自家自留地里建房子。又如,母亲看到罗龙伍大伯下石脚建房子,也主动提出来,优势互补,一家让出旧堂屋(原各家一半),使堂屋宽敞明亮祭奠祖先,一家让出猪圈(两家猪圈上下排),使“家门口”留有更宽的主要通道,创建绿色家园,开窗能见绿。再如,面对亲戚上门借钱取媳妇急切心情,母亲带亲戚到单位找我帮借。

用实际行动支持公益事业,母亲让出土地,为集体考虑。

一九九七年年六月修建塘埂寨至栗木寨的水泥路面、二0一四年六月修建栗木寨停车场,每次寨子发出倡议捐款,母亲“你在外面工作,要竭尽所能,奉献爱心!”二0一九年元月,栗木寨计划投劳多个、每户集资元,从朗里寨遂道洞穴引入6.5公里,修建可容纳70顿水、解决42户人家的人畜饮水蓄水池需要地基,母亲根据群众选址,无偿出让面积约30.25平方米自家自留地。母亲说:“土地是国家的,土地是人民的,人民是通过分配获得使用的,家是社会最小的细胞,互谅互让,多替别人着想,才能温暖大家。”

心怀美好,做一个眼里有光,母亲保持一个永远的亲情。

我的二妹罗祖锦出嫁杨家庄、三妹罗祖懿出嫁刘农庄,留下田地,母亲叫他们来做,告诉他们,你们不种没有关系,但是,如遇征用培款,所得征地费仍照分配给你们。一九八二年,我考取都匀市民族师范学校,母亲与父亲商量,主动把田土让出给集体,这在当时没有哪家做到。二0二一年三月邦水村十三组通知交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》《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》登记,母亲说把家放中土地划一点给在外工作的我,上门找组长罗开勇,罗组长把我母亲的想法电话我,我说:“已退出,不再重新享受。”生活中极尽公平在母亲身上体现用心良苦。

喜欢的事,把它做到极致,母亲把自己喜欢做的事,当着一种幸运。

我的母亲年轻时身强力壮,健步如飞,干农活十分麻利,挖地、耙犁、挑担、打农药、割稻、打谷、插秧、捆草、搭豆架、修水渠、挑土方、搞农田基本建设,样样在行,从不落伍。养猪是技术活,也是个脏活累活。做一行爱一行,任何事都要拼尽全力去做好,这是我母亲的性格。母亲是当地闻名的养母猪能手。记得我懂事起,母亲喂母猪下一批批小猪崽,从未看见病死的情况,成活率高达%,在当地无人不晓。按寨邻老人讲,这可能与喂猪有缘分。因为母亲把猪当成宠物来养,猪快长大。母亲如听到有小猪奇怪的声音,认为可能生病,选择将其带回家里,相当于疫情防控,集中隔离观察,进行细心照料,经常叫小猪“乖乖”,小猪很快就恢复过来,变得活蹦乱跳,每次向市场销售的小猪崽,大家争着购买。

人与人之间的交往,都有好客之道,母亲在饮食方面,有独特的做法。

“打豆腐”“煮酸汤菜”是我母亲拿手好戏、独门绝活。打豆腐本身也是我们布依族人餐桌上非常喜爱的一道美味佳肴,大宴宾客时必不可少的主打名菜,以型、色、香、味俱全而著称,软嫩香甜,非常可口。每逢我们家中来亲戚或朋友,母亲直头直路去做出自己想做的菜谱。其中,用热水泡黄豆“打豆腐”,即用磨子或机子,将泡好的黄豆磨(打)成浆,放到大锅里,一边拿酸汤点出豆腐,一边在用猪油汇制辣椒浆汤,冲上半锅水,将豆腐切在若干大块放在锅中,另外,煮两碗青菜,用葱、姜、蒜花和酶豆腐制盐蘸。看似满锅像毛辣汤,但吃起来一点也不辣,反而特别香嫩可口,老少皆宜。“招待没有酸豆腐,主人并非有诚意”这是母亲常说出最多的一句话。

年4月22日,母亲82寿辰在自家门口摄影照片

老屋拆除重建,母亲拥有感恩满满,让家的光环成为彼此陪伴的温度

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,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。随着我和妹妹、弟弟各自成家,母亲“从屋里出,到屋里去”的过程中,也不知有多少个思前想后,但她不放弃,很随缘,脚步轻盈,走好人生之路,经历装下的快乐,一言难尽。

因父亲去世之后,弟弟在外创业,两个妹妹出嫁,老家旧木瓦房腐朽,生怕雨季倒塌,母亲是离不开她的老屋,离不开她那常去的庄园。一九九九年,我和妻子戚有玲商量,考虑到母亲年龄大一人在家,身边没人照看,决定把在老家年迈而孤独的母亲接过来和我们生活,母亲由“何去何从”到“何乐而不为”的思想转变,选定跟着我们一起走。期间,母亲一边在学校门口经营小卖部,一边帮照料孙女。

超硬核住宅改造,满目疮痍、伤痕累累、倾斜老屋变成完美住宅,从此又有了“任你狂风暴雨,吾亦岿然不动”的豪气。二0一五年,在广西创业、注册“南宁市浩世通铁艺有限公司”的兄弟罗祖才,提出“拆除修建木质结构建筑老屋、新建砖混结构房屋”的想法,得到全家人的支持,及时向绿茵湖社会事务办、市住建局部门提交《关于自家房屋存在安全隐患急需改建的申请报告》。经过堂兄、堂弟的帮助采购和建设施工,于二0二0年九月重新建成了砖混结构、九十度直角型状、两楼一底、三间正房、两间厢房的房屋。楼下设堂屋、母亲卧室、小买铺、厨房、卫生间,楼上设客厅、卧室、娱乐室、卫生间。娱乐室主要放一台麻将机供亲朋好友以及邻居之间消遣和娱乐。屋顶为“空中花园”,荡秋千,可观赏四季常绿、花果飘香的花草、草梅和四季蔬菜。走进家,走进屋子里,就能被简约干净的氛围吸引,室内清爽明亮,院坝干净,不同花样的护栏,一切显得那么亲切。另外维修原修建的一间一楼一底小平房似“别墅”,距新建平房十五米,底层一半存放一些犁田机、镰刀等农用工具,一半作为两个卫生间,二楼是独立卧室。二0二0年春节前,兄弟驱车到墨冲,将母亲门面柜台及摆卖物品搬运到老家,这样,母亲又回到老家,住进新屋,完美完成母亲的心愿!

每次,我与母亲在一起吃饭聊天的时候,也有不少换位联想:一是觉得自己人生的路,已走进花甲之年,想起来的很多事情,不外乎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情,今后遇到什么事都不能生气,要有一点滚刀肉精神;二是觉得自己的快乐,不能以围着自己人的多少来确定,趁着自己当下牙好、腿好、身体还行,思维还清晰,四处走一走,转一转,品一下天下美味,看一看大好河山,才不枉人世间走一遭;三是觉得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、家庭准则,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,母亲是家庭的风向标,良好家风离不开母亲的言传身教;四是觉得人人在不知不觉中意想不到的成长,都有老的时候,也对人生感悟和反省,晚年注意衣食住行,该花一块的,决不去花八毛,身体健康就是对家庭和社会最大的贡献!

现在,我和妻子戚有玲都已经退休了,平时除在都匀城区参加一些活动、自由活动、替代家长接外孙放学外,其它时间,经常回家、在家种一些田土,盼母亲少辛劳,少操心,安逸享晚年!

晚年的母亲,性格开朗、乐善好施。既没有对命运怨天忧人,也没有对自己的身世自哀自怜,而是积极主动与家族、亲戚外出旅游观光,注重保存外出到北京、贵阳、都匀旅游的照片,有的张贴在房屋客厅墙壁上。母亲还喜欢看抖音,有几次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,请背后家蒙祖双侄媳帮她拍摄抖音短视频分享生活。

随着人生脚步的前行,年过高龄、耄耋之年的母亲,今年八十二岁,距离百岁不远,仍然神采奕奕。生命注定我和母亲一世缘分,但愿母亲有一点长寿遗传因素,能活得长久一点,再久一点,因为有母亲的存在,我的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。

作为一名男儿、家中长子的我,在生活中,也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和处事逻辑,闲暇之余,从心灵深处抒写母亲的,让坚强隐忍的母亲,能活在在世间看到自己成就和子女的感恩和孝顺,是我的一份责任,也算是填补自己一些感恩缺憾,有利于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无形地改变和引导着自己,不断陶冶性情、提升素养、增加思考。写完此篇,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在心中流淌,我的心如丢进平静湖水中的一块石头,泛起了层层涟漪,仅撰写一首四言诗《赞美我的母亲》:

勤劳我母,一生辛苦。养儿防老,生有六子。六子余四,文才锦懿。

半夜喂奶,却睡不着。婴儿啼哭,更换尿布。种田种地,不怕吃苦。

身心表里,不存欺心。禁戒高傲,不作诳言。找米找钱,圆我读书。

面对困难,站在身边。风雨之后,依然不变。为人处事,从不偏心。

团结互助,融入社会。从屋里出,风雨兼程。到屋里去,情怀老屋。

甘甜滋润,打造家园。最深的爱,就是我母。今八十二,神采奕奕。

声音洪亮,说话清楚。自信不息,乐观不止。身体健康,子孙有福!

编审:刘禹涵

责编:杨婷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yy/pgyy/1947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